首页 资讯 正文

大连甘井子: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赋能东北亚经济

体育正文 79 0

大连甘井子: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赋能东北亚经济

大连甘井子: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赋能东北亚经济

近日(jìnrì),国家发展(fāzhǎn)改革委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大连甘井子区谋划申报的商贸服务型枢纽成功入选。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提速、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深化的大环境下,这座黄渤海(huángbóhǎi)之滨的港口城市(gǎngkǒuchéngshì),正以(zhèngyǐ)“东北亚国际贸易网络重要支撑”的定位,将地理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协同的核心动能。 双片区协同发展 引燃产业协同的(de)引擎 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(shūniǔ)总占地面积8.7平方公里,定位为构建东北亚国际贸易网络的重要物流枢纽,由大连湾、华北路两个(liǎnggè)功能片区(piànqū)组成(zǔchéng)。其拥有水产、钢材、再生资源等多个专业交易市场和(hé)城市物流配送中心,可提供海铁联运、冷链物流、国际物流、城市配送等多种(duōzhǒng)服务。目前,枢纽承担着东北地区95%以上的水产品接卸中转、90%以上的跨海物流车辆运输。 物流枢纽(shūniǔ)的战略意义在于,它不仅是物流节点,更是产业(chǎnyè)协同的引擎。大连市甘井子区发改局局长王健介绍,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,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规划(guīhuà)定位和枢纽布局,能进一步吸引物流企业集聚,配置有效政策(zhèngcè);相关产业联盟的建立和运营主体功能的持续(chíxù)发挥,也将进一步提升甘井子区产业凝聚力和区域竞争力,为打造枢纽经济强区起到(qǐdào)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。 数字化赋能(fùnéng)智慧仓配 近日,走进大连(dàlián)五佳(wǔjiā)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冷链仓配中心,11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下(xià),30多名身着厚绒工作服的员工(yuángōng)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(fēnjiǎn)作业。500多个纸盒(zhǐhé)箱子内是当天要送往各连锁门店的货物,每列分拣线前配有显示屏,员工们通过扫描货品条形码,点击显示屏上的按钮,分拣线上的指示灯就会亮起,提示哪些门店需要该货物及其需求量,这样就能按提示将货物投放到相应箱子内。 大连(dàlián)五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大连市内北部地区(dìqū)商贸服务型物流配送的核心企业之一,主要在(zài)大连地区实行全渠道直营配送模式(móshì),服务沃尔玛、比优特、罗森、会友、恒民、新隆嘉等1.2万多家大中小重点网点,直接或间接服务150万户家庭。 工作人员在(zài)冷链线分拣货品 通过智慧(zhìhuì)仓配,全渠道直营配送模式实现了质的(de)(de)飞跃,一条分拣线最多(duō)可三人同时操作,效率大幅提升。大连五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英介绍,供应商早上送来3000多个品种的15万件货物,30名员工8小时(xiǎoshí)就能完成分拣,当天就能送到500多家门店,最远的能到达丹东。 “每一件商品(shāngpǐn)从入库到分拣再到配送,都被数字化(shùzìhuà)(shùzìhuà)系统精准追踪。我们通过智能分拣、物联网和云计算,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,物流差错率能控制在万分之三左右。”何英说。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(jìshùchuàngxīn),构建“通道+枢纽(shūniǔ)+网络”的现代物流(wùliú)运行体系,推动物流服务向智能化、集约化方向(fāngxiàng)发展,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、标准化、可视化、可追溯化,业务90%实现无纸化办公,物流配送效率提升了20倍,物流差错率趋近于零。 “绿安通(āntōng)”“绿安达”双向奔赴 打通渤海湾(bóhǎiwān)新能源汽车运输“筋络” 暑期出行高峰来临,渤海湾客滚航线迎来重大运力升级。近日,“绿安达”轮(lún)缓缓驶向辽渔港口并顺利靠岸,标志着其正式投入烟台—大连航线运营。至此,“绿安达”轮与5月31日上线(shàngxiàn)的“绿安通”轮,实现烟台—大连白天晚上各两个航次(hángcì)对开,为广大新能源车主(chēzhǔ)带来更加安全、便捷、高效(gāoxiào)的跨海运输服务。 新能源汽车驶入“绿安达”轮(lún) 渤海湾客滚航线作为连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(de)国家“十纵”“十横”大通道上的“最长(zuìzhǎng)一纵”,同时也是“沈海高速”的海上连接段,素有“黄金水道”的美誉。此次“绿安达”轮的加入,进一步(jìnyíbù)强化了其运输能力(yùnshūnénglì)。 据了解,渤海轮渡(lúndù)公司目前拥有15艘大型客货滚装船,运营连烟、旅龙、旅蓬和连威4条(tiáo)航线(hángxiàn),年运送旅客达400多万人次,运输车辆近120万辆次。 渤海湾客滚运输服务迎来(yínglái)提质升级,作为港口物流板块(bǎnkuài)核心企业,辽渔集团全资子公司——辽渔港口有限公司也在积极(jījí)发挥自身优势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 据辽渔港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清杰介绍(jièshào),公司正全力推进“东北亚水产品中转贸易中心”和“航运服务中心”建设。目前,港口已建成5座5000吨(dūn)至1万吨级货运泊位,配套40万平方米货场,年冻鱼作业量达(dá)(dá)80万吨,占据东北口岸近80%、国内(guónèi)60%的市场份额,稳居中国外贸冻鱼第一大港的位置(wèizhì)。同时,港口与上海宝钢、东北特钢等行业龙头企业(qǐyè)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年钢材作业量超200万吨,杂货吞吐量达400万吨,业务辐射范围广泛。 在客滚(kègǔn)运输领域,依托港口航运中心升级改造,辽渔港口现拥有5座3万到5万吨级客滚泊位。未来,这里(zhèlǐ)将构建起“3条航线+10艘客滚船”的运营(yùnyíng)体系,实现每日20个航班进出港。 “绿安达”轮与“绿安通”轮的投入运营,叠加辽渔港口不断完善的运输体系(tǐxì),不仅有效缓解(huǎnjiě)了新(xīn)能源车主长途旅行难题,更为环渤海地区产业协同、资源互补、文旅融合搭建起坚实桥梁,有力推动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与人文交流迈向(màixiàng)新高度。 未来图景 从物流(wùliú)枢纽到经济增长极 站在大连湾畔,远眺(yuǎntiào)繁忙的港口,一个更宏大的蓝图徐徐展开。根据规划,到2025年,大连商贸枢纽货物吞吐量将突破4500万吨,水产品中转量超过(chāoguò)130万吨,跨渤海公水滚装(gǔnzhuāng)联运量突破75万辆,大连城市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入驻企业(qǐyè)超过70家。 这不只是物流(wùliú)数据的增长,更是产业生态的升级。该枢纽(shūniǔ)将推动现代(xiàndài)物流、国际贸易、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协同开放发展,形成供应链支撑下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,为大连培育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引擎(yǐnqíng)。 从东北亚水产品(shuǐchǎnpǐn)中转贸易中心到新能源汽车跨海运输枢纽,从智慧仓配数字化标杆到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典范,大连甘井子正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(jiànshè)为抓手,书写着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(de)新篇章。(李婉阁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(yě)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大连甘井子: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赋能东北亚经济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